COPYRIGHT © 2018 安徽省花亭湖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皖ICP备12011138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
>
>
中国猪文化经典对养猪业的启迪(四)

中国猪文化经典对养猪业的启迪(四)

浏览量

明清篇

4.1 猪文化进入文学名著

明清时代是中国猪文化继唐宋繁荣之后的又一次高潮,并有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明朝天子姓朱,与猪同音。故在正德年间,有旨禁猪《万安县志》云:“正德中,禁天下畜猪,一时埋弃俱尽,陈氏穴地养猪,始传其种”。此令有违民意,盖因当时农耕需要养猪积肥形成生态循环,有种田不养猪,秀才不读书之比喻,又有穷不弃书,富不弃猪之俗。故皇上圣旨也成了隔夜无效,次年解禁的一纸空文。明清猪文化是以猪为农的经济基础发展到上层文化领域,并影响到人文、伦理、哲学乃至世界观。中国古典文化四大名著中有2部《西游记》和《红楼梦》集中反映了这种文化飞跃。

《西游记》是以猪为幌,宣扬人性,也是明代大文豪吴承恩(1501—1582,淮安人)以人为本的个性解放的人性主义的宣泄。吴承恩在塑造西游记主人公形象时是独具创意地写老百姓的温饱、求生和小康意识。这与其他名著着浓墨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重彩于巨富商贾、英雄豪杰形成鲜明对照而独树一帜。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吴承恩不能直接描写凡夫俗子,只能借物喻人,用动物来做替身。何种动物能诠释平民求生之愿和个性解放?

马不行,好马要配金鞍银蹬;

牛也不行,好牛要配铜车华盖;

犬猫之属摇尾乞怜于主人,并主动对主人投其所好,没有自主观念;

羊更不行,软弱被欺,没有自我做主的意识。

能满足吴承恩思路的动物唯有猪,而且是吴承恩在家乡耳闻目睹的土生土长的淮北猪。此猪耐粗口泼,甘餐糟粕、糠麸、百草潲水,成就了猪八戒贪吃而不挑食的特点。

此猪性功能旺盛,100日龄之前的小公猪就开始追求母猪有好色之举而终身性感如初,促成了猪八戒有色必求,屡教不改的天性。然而,八戒求色有度,是贪色而不淫。可见,猪八戒的贪吃贪色是一个平民生灵之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要求,折射了平民百姓求温饱、慕小康的凡人本性。

在个性解放的追求方面,猪八戒是吴承恩的哲学化身,他无视神权和皇权,我行我素。在玉皇大帝那里竟敢无视天规戒律调戏嫦娥从而被革去天蓬元帅之职,化作猪身投胎。同时,他无视皇权,对去西天各国君主绝无三叩九拜之尊而以老猪自称,独行其道。他没有唐僧的丰仪伟态,也没有孙悟空的高超法术,但其心志无人可以驾驭,这便是猪的本性。

马可以缰绳制之,

牛可以鼻环牵之,

犬可以号令使之,

羊可挥长鞭驱之,

唯有猪无人可左右其前进方向。猪要向东行时无人能将它导向西行,除非用麻袋套住它的头,使暴力将它推向西去。这种我行我素,对神者王者无所谓和无所畏的天性使吴承恩一定塑造出猪八戒而不是马八戒、牛八戒等的模特角色。

猪八戒是中国古典名著中最容易被西方文化所接受的角色之一。《西游记》的外文版影视剧已波及欧美,博得世界各民族的赞叹欣赏。在西方民众的口碑中,孙悟空是一个只会工作不会生活的苦行僧,这种生活模式从人文理论的基本法则来评点当属人性的不完美或不平衡,即All work no piay makes jake a dull boy,译成中文就是傻帽工作狂。西方人在西游记中最欣赏的角色是猪八戒,因为猪八戒既努力工作,投身于西天取经的伟大事业,又不忘人间生活乐趣。它啃西瓜时绝不考虑工作,在高老庄相亲时是全身心投入爱情的享受,这是一种劳与逸、失与得、苦与乐的完美和谐的人格。

西方人说猪八戒才是个True man of nature,即纯天然的人格。这是华夏文化中朴素辩证法和古典的三民主义在吴承恩笔下的熠熠生辉,是淮北猪文化的历史辉煌。吴承恩的《西游记》和莎士比亚(1564---1616)的《第十二夜》(The Twelfth Night)都是同时代的文豪,所以西方人喜欢猪八戒和中国人喜欢萨翁的戏剧一样,是从内心的感悟和会意。这也是东西方文学汇成世界文学的互动典范,其势如百川入海,浩荡磅礴。淮北猪作为猪八戒的原型为中国的民族文化汇入世界文化立下的汗猪功劳当载入史册。

猪八戒的魅力已在吴承恩笔下早有内涵。八戒法名悟能,悟者,悟性也;能者,能力也,故八戒是有悟性和能力之代表。其憨厚之所以能博人同情是因为其大智若愚。

相比之下,吴承恩给孙猴儿取法名为悟空。悟者,觉悟,空者,无也,悟空是有功劳有苦劳但没有觉悟。所以孙悟空是大愚若智。

《西游记》的玄妙就在于初看起来作者是扬猴抑猪,而细品之实为扬猪抑猴。

《红楼梦》则通过贾府的生活细节体现了上流社会中的猪肉餐饮文化。如果说唐宋文化是普及型的民众文化,那明清文化则上升为士大夫和商贾们的富贵文化。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八回中向读者展示的是腊肉美食文化:宝玉问晴雯“今儿我腊肉的制作方法”,故红楼的富贵食谱中多有干豇豆炒肉(腊肉),又第十六回中有凤姐端给赵嬷嬷的火腿炖肘子一段,用今天的肉科学来分析就是火腿中溶出的胶原蛋白和肘子中的胶原蛋白制成液态胶原蛋白的加强版。难怪红楼中的才子佳人个个奶油而细嫩。曹雪芹生于南京江宁府,长于秦淮风月之地。该地域从江宁府到皖南屯溪至今还有古典的腊肉文化,那是红楼古典猪文化的延续。

4.2 猪文化波及海外

18世纪末,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的养猪大国,而且是世界第一的养猪强国。中国的种猪向全世界出口,中国华南猪出口英国,在维多利亚女王亲自指导下育成了世界著名的巴克夏猪(Berkshire)。同时代还用中国猪杂交育成了约克夏猪。约克夏猪(Yorkshire)中的大型者大约克夏即大白猪(Large White),成为日后长盛不衰沿用至今的大白猪。而大白猪在丹麦长白猪(Landrace)育种中也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中国华南猪引入北美洲,其后裔育成著名的波中猪(Poland china)和切斯特白猪(Chest White)。同时代还有日本引入中国猪种号称唐豚。可见中国猪种的优秀基因影响着全世界的猪种。清朝康乾盛世不仅养猪业是世界霸主,在猪的饲养模式上也是全生态放牧加舍饲,是全世界养猪之楷模。乾隆大帝诗云“夕阳芳草见游猪”生动地描述了清代生态养猪的文化底蕴,用今天的歌词来描写可以是:

最美不过夕阳红,放猪最从容。

公猪是水里的龙,母猪是山上的凤。

品种是祖国的荣,风味是中华的浓。

多少红毛猪,化作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