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8 安徽省花亭湖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皖ICP备12011138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
>
>
中国猪文化经典对养猪业的启迪(二)

中国猪文化经典对养猪业的启迪(二)

浏览量

秦汉篇

     作为华夏中央统一文化与政权之首创者,秦始皇依商鞅变法奖励农耕,是为猪粮安天下而后可以富国强兵横扫天下之古典楷模。秦始皇之母乃国母之至尊尚亲自操持养猪之业于赵国之疆,何况八百里秦川之百姓农夫呼。养猪在2000年前的华夏大地已成为农耕文化的基础元素。

    猪作为农耕文化的产品在秦汉时代是宴席美食文化的主旋律。司马迁史记中对楚汉战争的鸿门宴事件中的猪文化作了生动的描述。楚王项羽依谋士范增之计宴请汉王刘邦欲在酒席之中刺杀刘邦,故授意项庄舞剑,意取沛公,无奈刘邦身边有贴身卫士樊哙紧随左右。项羽一时冲动赏了樊哙一个彘肩,即猪的前腿。樊哙出于礼节不得不暂时离开刘邦之席到项羽席前受此彘肩。此时刘邦身边无人护卫,身处千钧一发之危。樊哙出于礼节必须当众谢过楚王而且要将此彘肩一啃而尽。为了保护刘邦,樊哙将此彘肩狼吞虎咽于弹指之间,项庄剑锋未到,樊哙已先回到刘邦席间。这段历史记录猪的人文礼仪文化,也记录了猪的肉质育种文化。秦时的养猪育种必定是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才能将猪肉培育得肥嫩可啖,入口欲溶。樊哙也才能迅速地将一个猪前腿嚼下肚去。正是:

    霸王赐肉气如虎,项庄席上利剑舞。

    若非彘肩嫩如水,汉家天下改姓楚。

    秦汉时代的养猪已开始逐步走向专业化,出现了专门从事屠宰的业主。东汉末年的张飞就是一例,其宰猪卖肉的遗址在河北涿州的大树楼桑镇。三国鼎立的局面是由两场战役促成的:其一是赤壁之战,吴蜀联军用火攻击退曹魏80万大军;其二是彝陵之战,东吴陆逊率军用火攻击退刘备蜀军70万大军。这两场战争的关键是火攻,而火攻的燃料是木炭、硫磺和猪膏(即猪油)、麻油,其中猪油必须是不饱和脂肪酸丰富才能一点就着。汉代的养猪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猪油是军用物资。因此汉代培育的猪种必然是向脂肪型方向发展,而且这些猪的脂肪燃点低、易燃烧,从生化成分分析则表现为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所以这种猪肉在口感上入口即溶,细软酥嫩。如今安徽的安庆六白猪、圩猪的产地是东汉末年东吴水军后勤之所在。其膘肥肉嫩的特点可能在东汉时期已形成并传承至今,依然有只溶你口不容你手的感觉。有诗为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猪种。

    是非成败靠火攻,黑猪依旧在,几度全球通;

    白膘里脊将煮上,看绽春雪秋霜。

    一碗红肉喜相逢,古今多少肉,都付肥油中。

    秦汉时期的猪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农耕的国粹精华,而且对世界猪文化的发展起着引领新潮的楷模作用。据宋代史学家周去非《岭外答客》记载,“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拖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酿酒其中……”生动地形容了汉代我国生猪出口,从南海出发穿马六甲,绕印度洋,经波斯湾,入地中海,直取古罗马那不勒斯湾,中国的汉代楼船在华夏大地装上饲料和猪苗,沿海上丝绸之路将猪运到古罗马。猪已长成肉质优美的大肥猪。此猪大受罗马女皇玛尔格里亚特之青睐。女皇最爱之御膳乃面饼之上浇盖地中海西红柿、鲜色拉菜、莫查里拉奶酪、肥猪肉(当时也只有中国能出产早熟的脂肪品种),这种御膳取名玛尔格里亚特皮萨之后,因其美味绚丽无与伦比而风靡欧洲而后波及全世界。为了名称简捷方便,以后统称皮萨。现在意大利的皮萨已成为世家第一大流行食品,而最精美的皮萨在用料上必须用意大利拿破利坦黑猪肉为原料,而拿破利坦猪的祖先是由中国运去的华南猪和罗马本地猪杂交育成的。中国猪文化对世界猪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影响历史是可以回放千年的。有诗为证:

    罗马回望绣成堆,桅顶千帆次第开。

    一船黑猪妃子笑,无人知是皮萨来。

    秦汉猪文化对世界和中国的养猪育种和饲养技术人类文明的先驱和楷模。在随后的北魏时期,农学巨匠贾思勰对秦汉时期的养猪技术总结于《齐民要术》之中,是中国最早的养猪百科全书。它标志着中国养猪业在公元589年之前已成为一项成熟而发达的农业技术,并遥遥领先于国际同行。猪产品从秦汉时代开始就有不可取代的社会用途:1)军事,火攻原料;2)食用;3)车轴润滑剂;4)护肤,涂料;5)照明;6)宗教礼仪,外交结盟礼仪,红白喜事礼仪,祭神、陪葬等。

(来源:《猪业科学》 作者:张伟力  何小雷  黄龙)